昵称
我是 lamaper
,很多人以中文拼音冠以名字辣妈普洱
。全网同名,lamxper
也是我,这通常出现在lamaper
被占用的情况下。
“lamper"在欧路词典上是"强光狩猎者"的意思,听上去十分带感,在lam与per中间加一个字母就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(绝无仅有)的ID。
但实际上这个解释是硬凑的,lamaper其实是我随手敲上去注册我的世界国际版的昵称,由于整个词组具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结构美感,于是保留。
学习
我是 北京理工大学(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 2024级学生,专业为网络空间安全。
相较于安全,我可能更偏向于开发,但是我平等的喜欢任何与计算机相关的事物。
目前正在学习Java Web技术栈,包括Spring框架、Mybatis、VUE3、Axios。
我热爱编程,对Java
,C/C++
有一定了解,并经常使用;对Rust
十分感兴趣并且正在学习;深受弱类型语言Python
的迫害,若不是打数学建模和科研要用,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碰。
高中时参与过信息竞赛(OI)人,但并没有什么成绩;前/现CTFer,正在努力学习Web安全方面,主要研究Python、PHP,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研究Java安全。
故事
我个人写第一次写博客还是在五岁,父亲教我在腾讯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感受,记录自己的生活,幼小的我在键盘边上吃力的敲击着每一个字符,困难,但快乐。
计算机与我像是有不解之缘,这也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陪伴。从小父亲就带我在笔记本电脑上玩《植物大战僵尸》,他一直告诉我:“会玩游戏不是本事,自己会做才是自己的本事。”,他曾经学过网页三剑客,搭建过自己的博客和游戏私服,开过网吧,在宿舍里不吃不喝研究windows系统和dos命令,他说虽然当时只会打dir,但是那是他青春很美好的时光之一。
在他的支持下,我七岁开始学习flash、玩我的世界,可惜没有常性,半途而废。小学参加电脑作画社团,也学习了scratch,可惜对编程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。
2017年我的世界中国版上线,对当时的我是巨大的震撼,以前只知道去多玩我的世界盒子玩盗版游戏的我,居然有机会体验正版的PC游戏,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注册成为内测玩家,深深地陶醉的游戏里。在我发现我的世界指令系统可以随心所欲操控世界后,我下定决心开始学习那些对我来说如天书的指令。
于是我了解到了json、java虚拟机和其他内容,渐渐地我好像推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,那里拥有能够创造一切的工具,只是等待我发掘。
在不断的百度、试错、被人坑钱后我找到了学习的门路,在小升初的那个暑假,我找到了尚硅谷0基础学Java的网课,认真仔细的在记事本中敲下自己的第一行helloworld。
暑假时间不长,以当时的学习能力,在掌握了基本的运算符,逻辑控制,循环语句等句柄之后,便马不停蹄的进入了初中的学习,但初中生活并没有给我的计算机学习之路带来阻力,反倒是激励我继续前进。我开始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,了解反码原码补码的奥秘;继续深入学习java,在磕磕绊绊中窥探到了面向对象的精髓;又类比着学习了python3的一些简单语法,也能照猫画虎给同龄人讲课,让他们自己编写一些小程序。
在初三寒假,我在家中用vbs编写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可实用的程序,虽然很无能,只能重复刷屏,却给让我信心倍增。等到中考结束后,我继续投身java学习中,用java的swing库将刷屏小程序更升一级,拥有了人性化的操作界面,极致简单的功能,是我这么多年以来求学计算机的总结。
高一我加入了校信息竞赛队,开始不停的做c++的算法题,不断地深入探索,我在2021年11月用linuxToGo技术打造了自己第一个梦寐以求的ToGoU盘,机房的学长和同学们也十分热情,接连为我传授各种知识,从网络安全到软件开发再到硬件组成,无所不及,让我涉猎更广。
加入信息竞赛后我才发现,那些年的编程其实不算什么,现在才是真正的编程学习,但是晦涩难懂的算法让我根本摸不着头脑,看着周围同学一道道题的刷过,我却怎么也不理解状态压缩动态规划,怎么也搞不明白二叉树的先序后序。在似懂非懂的学习后,侥幸获得了两次省二。但是我发现真正使我乐在其中的不是算法,而是像“我的世界”一样按照自己想法搭建自己世界的“开发”。于是我朝着自己想法继续进发。
恰好2022年疫情反复,网课的开展给我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,我选择了Qt5.12框架进行学习,和学长一起开发了学生成绩与易错点汇总管理系统SpiderEdit,这也是第二次开发的经历。
……
计算机之外
播音
我在2014年偶然发现了“喜马拉雅FM”这个有声平台,并经常在上面听一些故事。彼时这个平台刚刚创立,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有声书,也没有如今这么商业化。渐渐地,我开始模仿一些主播,也想着录制一些有声书和大家一起分享。于是我在 2014 年 8 月 8 日创建了自己的有声电台lamxer。
和我想法相同的未成年人还有很多。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认识到天南海北的网友,有南方的、甚至国外的。这对当时我产生了极大的刺激,我开始模糊的意识到互联网的强大。我们开始一起“播音”,在这段时间里,为了产出更好的有声故事,我们学习Adobe Audition;为了丰富节目内容,我们开始扩展有声内容,开始多人录制,开始制作类有声综艺等等;组建了自己的平台,一时间好不热闹。
在2017年,我拿到了喜马拉雅年度十大主播(儿童亲子类)的奖项,这是我整个“播音生涯”的顶峰时期,也暗示着下坡路的到来。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的加紧,我们没有办法再使用喜马拉雅的直播功能;随着平台做大做强,版权问题越发被重视,我们这些未成年主播大部分作品都未经授权,最终都被下架;小升初的临近也让我几乎没有时间再投入到播音工作当中。
在我上了初中以后,就逐渐远离了这个圈子。但是当时一起播音的小伙伴们我却无法忘记,这些童年往事组成了我宝贵的回忆。
这些小伙伴有的已经失联,可能再也无法找到;有些干脆注销了账号,消失在茫茫人海中;而有些关系稍好,还知道了真名,甚至线下面基过,不管怎样,他们都是我当时最好的朋友。
模拟联合国
很有幸,我的初中开设了“模拟联合国社团”,这是我初中两个最热门社团之一,另一个是机器人社团。当时参加机器人社团落选,却被模拟联合国社团选中,随后一路参赛,认识了许多朋友。
模拟联合国之于我已经超出了学术活动,在初中毕业前夕我就在认真思考,认识到自己的学术水平薄弱,希望静下心来打磨,然而文科对我更像是调味品,我无法想象每天都要学文科的生活,所以最终我还是没有在高中继续参加模联活动。好在我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圈子,2023年我和一些朋友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长安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,我没有以学术设计者的身份参与,而是以会务和活动策划者的身份参与,这给我带来了许多经验,也结识了很多朋友。
……